(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8月18日晚,北大附中文化惠民消夏音樂會在下沉劇場舉行,豐富多彩的節目讓近300名居民連連贊嘆。記者了解到,這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地區首屆校地合辦的消夏音樂會,節目設置融合了北大附中師生極具專業性的表演以及中關村街道社區歌舞隊富有觀賞性的舞蹈節目。
“我們要把最好的音樂奉獻給觀眾。”管樂團指揮艾為說。開場音樂《大魚》《這世界那么多人》由北大附中管樂團合奏,聲音綿長悠揚,傳達著勇氣與堅持;北大附中獨唱團領銜的《追光者》等歌曲串燒、音樂教師演唱的《向往》《斗牛士之歌》,悅耳動聽,輕快優美,讓人感受到青春與活力;舞蹈團帶來的古典舞《群青》精彩絕倫,引起現場觀眾一片歡呼;中國樂社表演的打擊樂合奏《龍騰虎躍》、民樂合奏《歡沁》,收放自如,富有特色,贏得陣陣熱烈掌聲。
中關村街道社區歌舞團帶來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俠情扇舞》等節目青春動感,彰顯時代特色和時尚元素,燃動全場。中關村地區首屆校地合辦的消夏音樂會在《我和我的祖國》合唱中漸入尾聲,全場氣氛達到頂點。“節目太精彩了,大飽眼福!聽說后面還有系列活動,我也想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居民張先生欣喜地說。
北大附中文化惠民消夏音樂會,是中關村地區校地結合、共治共建的有益嘗試。借助此次消夏音樂會,北大附中向中關村地區居民展示了學生的活力和激情,加深了居民對于北大附中校園文化、辦學理念、素質教育的認知,促進了學校和居民志愿者的交流,也提升了居民志愿者對于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關注。
據了解,北大附中也將探索進一步向中關村地區居民開放,設置“居民開放日”,深化交流、鞏固互信、共創和諧。中關村街道則繼續開展“北大附中樂團進社區”系列活動,形成根植中關村的音樂文化品牌,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彰顯人文中關村內涵。
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董智杭表示,本次校地消夏音樂會,以樂為媒,搭建了學校文藝展示平臺,豐富了地區居民文化生活,達到了“助才”“惠民”的雙重效果,譜繪了校地合作新篇章。未來,中關村街道將繼續探索校地合作的多重路徑,通過借助學校的智力、才藝優勢,發揮校地合作共同體的最大效能。同時,也讓地區學生在參加志愿活動中參與基層治理,不斷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知,讓他們在獲得價值認同中增強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