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警方抓獲的嫌疑人。
“有‘講師’授課,只要花錢買‘直播教學’課程,就能吸粉成‘網紅’?!边@樣的短視頻廣告你是不是也刷到過,甚至還買過前期較為便宜如0.1元、1元的引流課?千萬不能再傻了,這有可能也是電信網絡詐騙!近期,寧波市公安局奉化分局打掉6個以直播教學培訓為幌子引流的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56人,其中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63人,涉案金額高達1億余元。
“快速吸粉”成泡影
(資料圖)
今年6月,寧波奉化警方在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期間,接到市民鄔先生的報警,他稱在某短視頻平臺觀看直播時,主播向其推薦“直播教學”課程,由國內知名的短視頻平臺簽約“講師”授課,承諾能快速吸粉賺大錢,鄔先生便留下姓名和手機號,可一步步都按照客服要求做了,卻沒能賺到大錢,還損失了學費。
“對方讓我加一下微信,加微信之后他有一個鏈接發給我,讓我先聽一下鏈接里面的老師怎么講課?!编w先生說,點開鏈接后,他進入一個叫“亦學有道”的直播間,直播間里有很多人,所謂的某短視頻平臺簽約“講師”正在不斷兜售“直播課程”。
鄔先生交了500元,每天晚上7點到9點按時聽課,一段時間后卻發現,所謂的教學課程在網上都能免費獲取,承諾的保底收益也不見蹤影。鄔先生此時才知道上當了,于是報了警。
和鄔先生一同被騙的還有韓先生。他在短視頻平臺觀看直播,進而被引流至“亦學有道”直播平臺,被騙2990元。同一時期,奉化公安還受理了好幾起類似的案件。
更大的陷阱在后面
詐騙分子的伎倆不止于此,他們會把掌握的大量受害人的身份信息賣給“下游”,而“下游”的胃口會更大。
寧波市公安局奉化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繆瑋杰表示,詐騙分子會告訴這些受害人,只有通過詐騙公司所謂的“院長”專門教授以后,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收益。此時犯罪分子會拋出所謂的“運營管理費”,要求繳納16800元半年、29800元一年的費用,受害人在繳納這個費用以后,就可以享受到官方給的流量和粉絲的扶持。
今年6月底,警方根據受害人提供的線索,展開偵查,發現這是一起公司化運營、有組織的團伙詐騙案件。隨后,由公安部統一部署,寧波奉化警方組織450余名警力,在湖南、江西、廣東等地開展集中收網行動。
經查,該團伙自2022年以來,在短視頻平臺完成客戶引流吸粉,以虛假項目為誘餌,以刷單形式制造短期獲利的假象,一步步誘導客戶購買直播課程,進而騙取培訓費和大額運營費。
教你識破背后套路
第一步:購買目標,誘進直播
騙子首先從一些短視頻剪輯知識分享的主播處非法購買客戶公民信息,這些客戶都是向主播支付0.1元或1元的課程費用以后留下了本人的真實信息。隨后,詐騙分子通過公司的企業微信聯系“潛在詐騙目標”,將其引流至其自行搭建的詐騙直播平臺“亦學有道”開展“洗腦”教學。
第二步:虛構身份,饑餓營銷
在“亦學有道”直播平臺上,詐騙分子虛構其為抖音、騰訊簽約“金牌講師”的身份,稱“與大平臺有合作關系、可提供官方資源還有‘抖音無人直播每月保底收益’項目,只要加入課程就能旱澇保收……”,騙子不斷聲稱“一對一教學名額有限,每天限收15名學員”,并安排群里的托現身說法、踴躍報名等帶動節奏。
第三步:名不副實,款到失聯
購買課程后,受害人發現,根本沒有之前承諾的一對一教學,所謂的教學內容都是網上能夠免費找到的“大路貨”,毫無價值,之前承諾的保底收益項目更是天方夜譚。如想退款,工作人員便以違反合同條款、自身學習不到位等理由拖延或置之不理,甚至棄用實施詐騙的企業微信或直接將受害人拉黑。
第四步:蝦米上鉤,放線釣魚
購買課程后,一些受害人發現無法獲利便通過各種途徑投訴。騙子便謊稱受害人“抖音賬號不符合條件,難以獲利,需要購買29800元/年的‘引流運營套餐’”。
在引導受害人開通抖音櫥窗功能后,安排內部刷單人員在其櫥窗中完成虛假交易,以此造成短期內有高額盈利的假象,騙取受害人支付尾款和繼續投入相關費用,以此完成第二輪詐騙。
寧波晚報記者鄒鑫通訊員胡穎哲文/攝
關鍵詞:
推薦閱讀